top of page

對外合作與發展:《五十年後節錄》

2021年1月23日



歷史上,許多西方國家的發展是依靠開拓及管理殖民地而達成的。先是歐洲通過航海在各個大洲佔領地盤,後是早期移民到美洲的人向西部開發。它們每一次經濟大崛起其實都伴隨著對外拓展。而到了近代,隨著各國擺脫殖民統治,西方國家內部矛盾已經無法轉移到外部,當海外拓展受挫時,國內的問題就會不斷發酵。


今年1月份,國務院發佈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將中國的國際發展合作理念、計劃、做法以及展望都做了詳細闡述。看到這份報告,讓我想起了孟子見梁惠王的典故。梁惠王問孟子:「你不遠千里而來,是否會提出對我們國家有利的意見呢?」孟子答道:「大王,何必說利呢,有仁義就可以了。」孟子的觀點是,如果一國的上上下下都爭奪利益,那麼國家就危險了。利益的爭奪是沒有上限、永無止境,而講求仁義的人則孝順父母、忠於君王。


中國古代就對國際關係有一套自己的哲學,國家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亦要有仁義」。在《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的首幾段就提到:「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的文化基因和國家品格,是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不斷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國的發展不會寄託在別國的混亂,因為健康長遠的國際發展與合作一定是通過共贏來得到的。這份報告中還提到了「投桃報李」,說中國在發展中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幫助,中國人民銘記於心。一些西方媒體抹黑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建設,認為中國是靠金錢在國際上買支持。其實如果大家留心注意國家的政策與報告,再結合中華民族幾千前的歷史與思想,就很容易理解中國對外發展的理念與路線。




錄音連結: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50YearsAfter/episode/728829錄音版權為香港電台所有。 《五十年後》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香港 50 年不變」,然而五十年後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世界,將經歷怎樣的變革?葉國華教授以「五十年後」為題作清談節目,談談世界、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