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
(圖片摘自搜狐新聞)
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最大推動力量就是科學技術。一部機器能代替一群人的工作量。上個世紀有人提出關於科學技術與人之間衝突的問題, 在當今中國,科技引領下的生產力發展如何在執政黨的引導下不與人產生衝突,反而造福人群呢?這個是很重要的課題。
前幾期節目中與大家分享的2021年中國科技的重大創新成果的第八項成就,是中國昆明與老撾首都萬象(永珍)鐵路通車,它的最大特點是全線採用中國標準。可以預見,將來中國標準將代替美國標準,這種情況(中老鐵路為例)將會越來越常出現。首先在太空上看到,現在火車上看到,未來在鐵路運輸、航運運輸,我們都會看到越來越多中國標準出現。最近美國盟友以色列的海法港口,由中國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全部承包經營。
中國與美國爭奪東南亞狀況是很激烈的,比如馬六甲海峽。世界上大多船隻要需要經馬六甲海峽來到南中國海,聰明的新加坡採取溫和的、在中美之間不靠邊立場來應對這個局勢。如果新加坡採取了靠邊的立場,其在馬六甲海峽的主宰位置將會很快消失。因為泰國和馬來西亞交界的克拉地峽很容易造一條像蘇伊士運河一樣從印度洋聯通到南中國海的一條大航道。以中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工程技術、投資能量、國際外交關係等能力,中國隨時能建一條克拉地峽運河,穿過印度洋到南中國海,那麼馬六峽海峽的作用就將減半。東盟成員國在今年年初簽定的RCEP生效後,將形成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美國為沒有參加該組織而感到頭痛,因這個決定不利其對東南亞的影響。而以中國標準的中老鐵路建成並通車,對中國就更具正面意義了!
《五十年後》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香港 50 年不變」,然而五十年後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世界,將經歷怎樣的變革?葉國華教授以「五十年後」為題作清談節目,談談世界、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