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強 你追我趕:《五十年後》節錄
- chrisli15
- 1小时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網絡圖片)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政府號召全國人民超英趕美,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超英早已完成了,現在剛到了趕美的時刻。最近,有一份具分量的研究報告,標題是「中美科技的競爭的總狀況」,值得我們注意。報告指示,今天的中國和美國,其實全面競爭早已展開,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軍事對峙、外交對峙、文化教育的對峙等,已經開打了很久了。
報告稱,美國與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已經展開了激烈競爭,科技競爭涉及經濟國家安全及全球影響力,近年來雙方加大的人工智能AI半導體、先進製造領域的投入,這就是競爭背景,整套分析框架就是分析中美在關鍵技術的領域優劣勢的比較。資料顯示,中國基礎建設的設施優勢,它的製造業、5G、電池技術等,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在前沿科技領域領先,它的AI、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處於領先地位。隨着競爭越來越劇烈,以前中美兩國先進技術的比較是以五年三年計,現在是以季度和月計。在個別行業方面,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快步追趕,設置關卡卡中國脖子,如芯片等,而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5G網站數量等則讓美國望塵莫及。
中國走到今天能夠這樣應對美國,是中國人民的光榮。我們會想,究竟我們做對了什麼?這當然歸功於執政黨的領導,然而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也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然而,對於優點我們要加以善用,讓我們同胞能多知一些;對缺點要指出,但不是一種幸災樂禍冷冰冰的態度嘲諷,正如巴菲特講所說,就算一間很成功的公司也會有很多缺點,需要改正,中國同樣是這個情況,所幸過去一段時間,尤其是最近這十多年時間,政府一直強調以人民利益為先,並以人民利益作為衡量執政黨成功與否的標準,這是難能可貴的!
錄音版權為香港電台所有。
《五十年後》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香港 50 年不變」,然而五十年後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世界,將經歷怎樣的變革?葉國華教授以「五十年後」為題作清談節目,談談世界、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