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制度決定成效:《五十年後》節錄

2020年4月25日



上個星期與大家講到農村問題,提到中國農村承載著14億人口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壓力與責任,因此,農村、農業、農民是中國的奠基石。農業健康發展能夠保證糧食自給自足、不受外國牽制之外,還可以優化土地資源的管理。舉例來講,我們國家有多少農業用地、有多少噸的糧食儲備都是有準確數目並且通過衛星進行監控的。如果有地方政府未經允許征用了農業用地,那麼國家就會做出警告和懲罰。所有這些管理都通過大數據來進行。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土地管理計劃就是「紅旗河工程」。「紅旗河工程」擬從雅魯藏布江取水,利用山形地勢,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使水域覆蓋新疆、甘肅等中國大部分的乾旱區域。這項引水工程如果建成,將有效改變整個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打破現在的黑河—騰衝線(是一條貫穿中國東北至西南的假想直線,中國64%的土地和4%的人口在西北一側,36%的土地和96%的人口在東南一側),釋放更多的農業和綠化土地,紓緩東南部的人口壓力,也為未來國家的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籌劃及建設這樣的大型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時間等成本是無法估量的。只有通過政府數十年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才有可能實現,而此項工程就是中國制度優越的體現。公有制經濟幫助國家建立起美好的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市場經濟,帶動人民致富。因此,國家利用人類社會好的經驗制度並將它們進行結合,成效必然會更加顯著。


錄音連結:

錄音版權為香港電台所有。


《五十年後》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香港 50 年不變」,然而五十年後香港、中國以至整個世界,將經歷怎樣的變革?葉國華教授以「五十年後」為題作清談節目,談談世界、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

bottom of page